屋顶积水杂草☎️“…致电物业丁经理,因没动静…才12345”
2025-8-5
| 2025-10-8
字数 1632阅读时长 5 分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站点地址:https://021333.xyz/
新手操作指南可点击查阅
notion image
✨(遇到问题?试试手机浏览器~)电脑访问更佳/不支持微信
 

💾

点击展开 ←
notion image

留言背景整理

2025年8月5日,有业主转发微信公众号“健康浦东”文章《蚊虫防控全攻略:从习性到防护,一片搞定!“蚊虫防控”系列问答》,并发照片、留言,反映其于8月1日已向物业丁经理报告小区公共设备屋的屋顶长期存在积水、杂草等问题,希望物业进行清理,但截至8月5日仍未见行动。担忧房顶积水可能带来两方面隐患:一是渗水可能影响屋内公共电器设备安全;二是在蚊虫高发季节,积水可能成为孳生源,与政府倡导的防控要求不符。随后表示,已通过12345反映此事。此留言引发了邻里间关于物业职责、响应效率、问题解决渠道的留言探讨。

业主反馈内容整理

问题描述与解决路径选择

一位业主(下称“业主A”)留言,阐述了其行动步骤与担忧:
  • 关键指出:公共设备屋屋顶长期积水、杂草等,存在两大隐患。其一,可能渗透墙面,影响内部公共电器设备安全;其二,积水容易滋生蚊虫,与当前市政府重视的基孔肯亚热疫情防控要求相悖。
  • 沟通路径:业主A表示于8月1日先致电物业经理反映情况,但在等待数日无果后,认为“…这样的物业公司怎么可能服务好业主…”,“…看来只能求助市民热线12345来解决……”,并附上了拨打电话的记录截图。
邻里讨论:策略的共鸣与借鉴
业主A的发言引发了其他邻居的留言,并有业主分享了自己遇到的类似境遇:
  • 解决路径选择的讨论:有业主认为,针对此类公共问题,“报告给新业委才有用”,直接与物业公司沟通可能效果不佳。
  • 另一案例的共鸣与借鉴:另一位业主(下称“业主B”)反映了自家面临的紧急问题——其楼上空置房的阳台出现裂缝,导致雨水渗漏至家中。据其描述,虽已于8月3号请物业上门查看,但得到的答复是维修需动用维修基金,要等待漫长的业主签字流程(“要等第二批签字”),而漏雨问题显然无法拖延。业主B同样表示,在积极沟通后若问题无法解决,也会考虑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
问题的解决与后续
次日(8月6日),事件转机:
  • 12345的效果:业主A更新了留言,发布了现场照片,显示物业已开始清理屋顶的积水、杂草和垃圾。从业主转述物业工作人员的话来看,现场“让人吃不下饭”,可见一斑。业主A同时对市民服务热线的高效率表示赞许:“12345就是能及时解决问题,棒!”
  • 关于责任界定的讨论:有邻居留言祝贺,并认为这样“不至于要使用维修基金了”。业主A对此明确回应,强调此次屋顶的维护是属于“平时维护保养…非维修基金的支出范围!”
  • 对物业日常工作的观察:有业主总结道:“这些公共设施平时应该缺少巡检,不然也不会轮到业主打12345解决。” 业主A也再次确认,正是因为物业未能主动履行日常维护职责,且在接到业主报告后无动于衷,才导致其不得不12345处理方式。

观察与记录

本次由公共设备屋屋顶积水引发的留言,清晰地勾勒出在公共维护方面存在的几个值得关注方面:
  1. 业主A通过“致电物业 → 无果 → 拨打12345 → 问题迅速解决”,于此同时在业主群“留言”的实操过程,解决了自身问题。业主B看到留言之后表示,这一经验被借鉴,当遇到物业渠道反馈不畅时,寻求外部有效监督可能成为共性的选择。
  1. 关于公共设施维护责任的认知:邻里间的对话中,对于清理屋顶这类工作究竟属于物业“日常维护保养”还是需要动用“维修基金”的范畴,业主们有着清晰的认知。事件的结果也印证了这属于物业应尽的日常责任。然而,该问题需由业主发现并反复督促才能解决,侧面反映出物业在日常巡检和主动维护方面可能存在缺位。
  1. 关于沟通渠道有效性的探讨:邻里留言中出现的“先礼后兵”等表述,让此次事件选择“哪种方式更管用”成为邻里留言中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
在底部评论区留言~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留言整理而成,旨在记录和观察。本站不对事件性质作最终判断,亦不预设立场。文中个人信息已做匿名化处理,异议请在本页留言板反馈。
 
  • 公共设施
  • 卫生环境
  • ☎️物业
  • 👥业委
  • 📋居委
  • 📸泡沫箱积水“…马上联系物业”🗨️“严防花蚊…”及“基孔肯亚热”🛣️“守规矩没用”主干道被堵“那里默认停车场”💬引发留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