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站点地址:https://021333.xyz/
新手操作指南 ←可点击查阅
【浏览提示】为获得最佳体验,建议使用电脑访问本站。移动端浏览可能存在部分排版差异,但不影响内容完整性。若遇异常,请尝试用手机自带浏览器输入网址访问。
💾

💾 ← 可点击展开

💾 ← 可点击展开

💾

→ 业主留言中的2019-2024年16号楼14次维修记录
→ 长期存在的供应商垄断链条(同一团队多次更换马甲,施工专业度、质量均无保证)
→ 零公开招标、无监理验收的运作模式
——这些系统性漏洞均形成于前业委会任期。现业委会已开通线上留言渠道(目前由2位非退休成员负责沟通),业主们期待看到阶段性进展。
注:特别说明现任@业委会主任是首位实现业主线上沟通的负责人。
业主留言整理
业主们明确希望业委会接收并提升关注的核心诉求点可归纳为以下关键需求
主要问题清单:
一、 关于维修费用:
- 总费用过高: 35万总费用(户均5,000元)与业主留言市场价(千元/户)的十倍差价合理性
- 户均费用不合理: 71户维修费用35万,平均每户约5000元,被认为“不太合理”。
- 材料与人工成本估算差异巨大: 有业主估算,正常一家防水做下来千把块就能搞定,而小区报价过高。
- 利润过高/暴利嫌疑: 业主怀疑维修方利润暴力,用本就廉价的材料获取高额回报。
二、 关于维修质量和重复维修:
5. 重复维修问题: 业主自身经历,故询问71户中是否存在前几年刚维修过又需要返修的情况。
业主留言中“外墙防水”扣费清单时间跨度(2019.9-2024.4)清晰显示:前业委会任期内,16号楼维修呈现高频次(14次)、高集中度(同一供应商关联方)、低透明度(无招标审计)三大特征,这些正是当前待解决的根源,涉及整个小区,并非仅仅是16号楼。
6. 以往维修质量存疑: 如果存在短期内返修,则质疑之前的维修质量。
7. 维修方法不专业: 工人仅用滚筒刷涂透明防水材料,不搭设脚手架,被指“非常不专业,也非常不合理”。
8. 透明材料的弊端: 使用透明防水材料导致无法清晰判断涂刷范围和效果。
9. 维修效果不持久/故意为之: 业主怀疑维修方并非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以便将来能有更多维修生意。
10. 16号楼栋频繁维修: 16号楼自业委会成立以来,留言内显示2019年开始每年都进行防水维修,业主质疑维修的根本原因和质保效果。
11. 质保期限和实际效果: 业委会主任提到墙面保修3年,楼顶5年,但从业主反馈看,实际维修效果和持久性存疑。
三、 关于维修公司的选择和招标流程:
12. 长期使用同一家维修公司: 多次维修均由“上海与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缺乏竞争。
13. 缺乏招投标程序: 维修项目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预算报价均由同一家公司提供。
14. 更换维修公司的诉求: 业主明确提出应更换维修公司,通过招标选择更专业的队伍。
四、 关于流程的合规性、透明度和监管:
15. 审计合规性缺失: 业主质疑维修流程是否经过合规审计。
16. 缺乏有效监理: 维修过程中没有监理查验,相当于“自导自演”。
17. 信息核实需求: 要求业委会核实是否存在重复维修、以及16号楼是否同一家业主在反复报修。
18. 业委会监督引导责任: 希望业委会主任能加强监督和引导,使维修价格回归正常水平。
19. 尾款支付机制建议: 建议预留一部分尾款,待问题处理完毕确认无误后再支付。
五、 关于维修基金的使用和未来隐患:
20. 维修基金快速消耗: 频繁、高价的维修导致维修基金被大量支取,接近枯竭。
21. 未来大修资金风险: 担心维修基金耗尽后,未来真正的大修将需要业主额外付钱。
22. 对维修基金使用的不信任: 有业主因不信任维修资金的使用方式和质量效果,宁愿自费维修。
23. 贪腐嫌疑: 业主直指维修基金可能被“贪腐”,物业可能从中获利。
六、 关于物业公司的角色:
24. 物业服务与收费不匹配: 物业“活没怎么干,收费标准按最高的收”。
25. 物业可能从维修中获利: 怀疑物业能从维修项目中“几万块到手”。
小结整理:
综合来看,业主们主要围绕维修费用过高、维修质量差、缺乏公开透明的招投标程序、维修公司选择单一、监管缺失以及维修基金使用不当和潜在的贪腐风险等多个方面的留言与问题。
共计梳理出 25 个主要问题点。
核心诉求 vs. 衍生问题 列表:
下列诉求中涉及"高频维修""供应商垄断"等问题,其成因可追溯至前业委会时期。
25个主要问题中的 刚性诉求:
诉求领域 | 对应清单编号 | 核心诉求简述 | 期盼业委会行动 |
维修价格监管 | 1,2,3,4 | 十倍差价合理性+透明化 | 公开审计、解释价差依据 |
重复维修溯源 | 5,6,10 | 查同一位置返修+16号楼高频维修 | 公布历史维修住户清单 |
施工规范整改 | 7,8 | 施工不专业+透明材料 | 废止现行不专业施工,引入专业标准 |
供应商流程改革 | 12,13,14 | 打破垄断+强制招标 | 终止“与陈”公司合作,启动竞标 |
监管机制重建 | 15,16,18,19 | 引入第三方审计+监理+尾款 | 建立验收支付分离制度 |
维修基金保全 | 20,21,23 | 制止贪腐+防止基金枯竭 | 冻结问题款项,彻查利益输送 |
历史遗留追责 | 10,11,17 | 追责16号楼黑洞+质保失效 | 追溯往年维修责任主体 |
25个主要问题中的 衍生问题
衍生问题类型 | 编号 | 现象描述 | 根源指向 |
信任崩塌结果 | 22 | 业主因不信任选择自费维修 | 业委会监管失效 |
物业失职表现 | 24 | 物业服务与收费不匹配 | 业委会未约束物业 |
利益输送嫌疑 | 9,25 | 维修效果故意不持久/物业获利 | 业委会纵容垄断链条 |
被动承受风险 | 21 | 未来需业主付钱大修 | 业委会放任基金枯竭 |
回应无效证明 | 11 | 质保承诺与实际效果矛盾 | 业委会回避保修追责 |
业委会回应 对照表
下列诉求中涉及"高频维修""供应商垄断"等问题,其成因可追溯至前业委会时期。
分类 | 编号 | 业主诉求核心点 | 业委会是否回应 |
一、维修费用 | 1 | 总费用过高(35万“不少”) | ❌ 未回应 |
ㅤ | 2 | 报价是市场价“十倍左右” | ❌ 未回应 |
ㅤ | 3 | 户均5000元“不太合理” | ❌ 未回应 |
ㅤ | 4 | 利润暴利/廉价材料高回报 | ❌ 未回应 |
二、维修质量和重复维修 | 5 | 71户中是否存在重复维修 | ❌ 未回应 |
ㅤ | 6 | 短期返修是否因“与陈公司”质量差 | ❌ 未回应 |
ㅤ | 7 | 维修不专业(无脚手架滚筒刷涂) | ❌ 未回应 |
ㅤ | 8 | 透明材料掩盖施工瑕疵 | ❌ 未回应 |
ㅤ | 9 | 维修效果不持久/故意留隐患 | ❌ 未回应 |
ㅤ | 10 | 16号楼年年维修的根源质疑 | ❌ 未回应 |
ㅤ | 11 | 质保期限和实际效果差异 | ✔️ 唯一回应(“墙3年/顶5年”) |
三、维修公司选择和招标 | 12 | 长期独家使用“原班人马” | ❌ 未回应 |
ㅤ | 13 | 缺乏公开招投标程序 | ❌ 未回应 |
ㅤ | 14 | 要求更换公司并招标 | ❌ 未回应 |
四、流程合规与监管 | 15 | 审计合规性缺失 | ❌ 未回应 |
ㅤ | 16 | 无监理验收(“自导自演”) | ❌ 未回应 |
ㅤ | 17 | 核实重复维修及16号楼报修户 | ❌ 未回应 |
ㅤ | 18 | 业委会监督价格合理性 | ❌ 未回应 |
ㅤ | 19 | 预留尾款支付机制 | ❌ 未回应 |
五、维修基金风险 | 20 | 维修基金快速枯竭 | ❌ 未回应 |
ㅤ | 21 | 未来真大修需业主掏钱风险 | ❌ 未回应 |
ㅤ | 22 | 业主因不信任选择自费维修 | ❌ 未回应 |
ㅤ | 23 | 维修基金贪腐嫌疑 | ❌ 未回应 |
六、物业角色 | 24 | 物业服务与收费不匹配 | ❌ 未回应 |
ㅤ | 25 | 物业从维修中获利嫌疑 | ❌ 未回应 |
在底部评论区留言~
本博文内容基于业主留言及相关方回复进行整理,旨在记录和观察,本站不对事件性质进行最终判断且不涉及对立场的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