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留言背景整理
业主们提出的具体问题以物业公司/业委会的回应为主线,聚焦于楼道清洁清洁服务的频率、质量、监督透明度、设施维护以及物业合同的符合度、专业性等多个方面,反映出部分业主对当前物业管理工作的不满。
楼道清洁频率
关于楼道清洁频率,有业主提出疑问,物业公司是固定时间打扫还是“随缘”打扫,因为有时一周可见多次,有时几周不见人影 。业委会成员随后回应称,楼道清洁频率为每周两次。然而,多位业主指出,根据业委会此前公布的《高行馨苑小区续聘后的物业服务内容、标准》,合同明确规定楼道需进行“隔天清扫一次”,这意味着每周至少3次,并质疑既然服务标准未达标,物业费是否可以相应减少 。
清洁质量与卫生隐患
有业主亲眼目睹的清洁过程:保洁人员使用同一把拖把,既拖地面,又擦拭楼梯扶手。在提醒后得到的解释是“只有一桶水”,故只能如此操作 。其他业主留言对卫生状况的担忧,尤其是考虑到楼梯扶手是老人、小孩上下楼时频繁接触的部位,存在潜在的交叉污染风险。业主们呼吁业委会加强监督,并建议在楼道张贴清扫计划,以便居民共同监督 。
公共区域维护状况
业主们还提及了楼道公共区域的整体维护问题:
根据合同文件,楼内墙面、顶面、地面若出现大面积起壳、缺损和剥落应及时处置 。然而,有业主指出楼道内墙面和顶面已脏旧不堪,询问何时能进行粉刷 。
此外,楼道的铁门生锈严重,部分业主认为已“快烂透了” 。
关联的其他物业服务问题
留言中亦有业主提及小区内高音喇叭扰民现象频发,且保安人员“视而不见”,反映出在秩序维护与噪音管理方面也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物业服务执行、专业性与监督建议
- 针对以上物业公司出现的问题,业主们提出了明确的改进建议和诉求:
- 业委会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要求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对照合同文件,逐项核查服务内容(如清洁频率、公共区域维护标准)的落实情况,并明确告知业主哪些达标、哪些未达标。
- 提升服务过程透明度:核心建议是在各单元楼道内张贴明确的清洁计划表(具体日期),便于全体业主共同监督清洁工作是否按时完成。
- 建立有效反馈渠道:希望有更顺畅的途径,让业主能就服务问题(如清洁质量、设施损坏)进行反映和监督。
核心点整理
- 合同标准(隔天一次)VS 业委会告知/物业公司实际执行(一周两次)。
- 清洁作业方式(同一把拖把,既拖地面,又擦拭楼梯扶手、一桶水)引发交叉污染风险。
- 公共区域(墙面、铁门)维护状况不佳。
- 业主对业委会监督效力及物业服务透明度缺乏信心。
📎 文件下载
关联链接:
- Apr 23, 2025 扫楼道"按什么标准执行":物业说"装修一周三次"🆚合同"隔日一次"
- “隔天一次”的频率计算:
- 计算方法:在一个周期内,每2天执行1次。
- 30天周期内:30÷2=15 次
- 结论:合同约定的标准是每30天清扫15次。
- “一周三次”的频率计算:
- 计算方法:每周固定执行3次。
- 30天周期(为4周)内:3×4=12 次
- 结论:物业的标准是每30天清扫12次。
- 合同标准(隔天一次): 一年365天,大约清扫 365÷2≈182 次。
- 物业承诺(一周三次): 一年52周,清扫 3×52=156 次。
- 年度差异: 182−156=26 次。
合同(隔天一次)VS 业委会告知/物业公司实际执行(一周两次)金钱换算:←可点击展开
数学分析
“隔天一次”VS只有装修楼道“一周三次”
问题:“隔天一次”与“一周三次”,在服务频率上究竟有何区别?
为了客观对比,我们以一个月(30天)为一个标准周期进行计算。
对比结果:
在一个为期(30天)的周期内,物业承诺的“有装修的楼道已经让保洁一周三次了”比合同规定的“隔天一次”(无论装修与否)整整少了3次清扫服务。
如果将这个差异放大到一年(约52周)来看:
偷工减料比例 | (26÷182)×100%≈14.29% |
这意味着,如果物业用“有装修的楼道已经让保洁一周三次了”来替代“隔天一次”,业主每年将凭空减少26次本应享有的楼道清扫服务,这相当于整整2个多月的服务量被“蒸发”了。
需注意的是以上计算仅仅是“有装修的楼道保洁一周三次”,那么没有装修的楼道清洁数据可能低于“一周三次”。
- Jun 19, 2025 扫楼道“一周两次” vs “至少一周三次” vs 物业费💰可以少缴❓
- Jun 26, 2025 业主们观察实证✖️物业服务合同🟰谁在说谎?
- Jul 6, 2025 楼道废弃“塑料布放很长时间”➕“湿垃圾”🟰物业“能不能处理”
- Jul 10, 2025 业主指保洁记录📝"形同虚设"7月11日保洁记录提前打勾
- Jul 11, 2025 业主连二日📸追踪:“楼道保洁未做,却打勾”,并@业委会
在底部评论区留言~
本博文内容基于业主留言及相关方回复进行整理,旨在记录和观察,本站不对事件性质进行最终判断且不涉及对立场的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