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楼道"按什么标准执行":物业说"装修一周三次"🆚合同"隔日一次"
2025-4-23
| 2025-6-29
字数 1719阅读时长 5 分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站点地址:https://021333.xyz/
新手操作指南可点击查阅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若服务器不稳定,图片则无法正常显示,可刷新或参阅下方文字。

💾

notion image
 

事件背景:

2025年4月23日,从业主关于楼道保洁留言中,有两种关于保洁频率的说法,一种来自物业公司,另一种则源于具有法律效应的小区官方服务文件。
1. 物业公司表述(经由业委会成员转达)
  • 适用范围: 仅仅针对有装修活动的楼道。
  • 服务承诺: 有装修的楼道“一周三次打扫”。
2. 官方文件《高行馨苑物业费调价后的有关质量服务方案标准》
  • 合同约定 (地面清扫): 走廊、门厅、大堂、楼梯地面,服务标准为“隔天清扫1次”。
 

核心留言概述:

留言始于业主A对楼道卫生状况的日常问询。在业委会成员给出“已打扫”并称楼道脏乱源于装修后,物业也通过业委会成员给出了“有装修的楼道已经让保洁一周三次了”的表述。
然而,这一看似积极的回应,在业主拿出官方《高行馨苑物业费调价后的有关质量服务方案标准》,问题的核心是物业公司是否遵守了合同约定。
“隔天一次”(每四周14次)与只有装修楼道“一周三次”(每四周12次)存在明确的服务次数差异。物业公司实际上是一种服务降级,构成了事实上的“偷工减料”。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何即便物业声称进行了清扫,业主们的体感依旧不佳——因为服务的频次和质量从根本上就未达到合同要求。
其他业主也纷纷留言,从业主视角提供了物业服务缺失的佐证:例如某楼门口长达一个月的油渍,以及保洁人员“只捡大垃圾、不扫也不拖”的作业方式。这些现象共同指向了一个结论:物业公司在日常保洁工作中,可能长期未严格按照合同标准执行。
此次焦点最终清晰地汇集到一点:物业公司必须就其服务行为与合同条款之间的差异给出正面解释。 业主们关心的不再是某一次的清扫是否完成,而是要求物业公司回归契约精神,保证未来每一次服务都能符合合同规定的最低标准。有业主提出的“张贴保洁记录单”的建议,也正是从业主角度出发,寻求一种能有效监督物业履行合同义务的途径。
 

数学分析

“隔天一次”VS只有装修楼道“一周三次”
问题:“隔天一次”与“一周三次”,在服务频率上究竟有何区别?
为了客观对比,我们以一个月(30天)为一个标准周期进行计算。
  1. “隔天一次”的频率计算:
      • 计算方法:在一个周期内,每2天执行1次。
      • 30天周期内:30÷2=15 次
      • 结论:合同约定的标准是每30天清扫15次。
  1. “一周三次”的频率计算:
      • 计算方法:每周固定执行3次。
      • 30天周期(为4周)内:3×4=12 次
      • 结论:物业的标准是每30天清扫12次。
对比结果:
在一个为期(30天)的周期内,物业承诺的“有装修的楼道已经让保洁一周三次了”比合同规定的“隔天一次”(无论装修与否)整整少了3次清扫服务。
如果将这个差异放大到一年(约52周)来看:
  • 合同标准(隔天一次): 一年365天,大约清扫 365÷2≈182 次。
  • 物业承诺(一周三次): 一年52周,清扫 3×52=156 次。
  • 年度差异: 182−156=26 次。
偷工减料比例
(26÷182)×100%≈14.29%
这意味着,如果物业用“有装修的楼道已经让保洁一周三次了”来替代“隔天一次”,业主每年将凭空减少26次本应享有的楼道清扫服务,这相当于整整2个多月的服务量被“蒸发”了。
需注意的是以上计算仅仅是“有装修的楼道保洁一周三次”,那么没有装修的楼道清洁数据可能低于“一周三次”。
 

核心结论:

物业公司“有装修的楼道已经让保洁一周三次了”保洁方案,并非一项等值或更优的服务,而是一项明确的、可被量化的服务降级。从业主角度来看,这完全可以被定性为“偷工减料”“服务缺失”,是典型的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行为。
 

📎 文件下载

关联链接:
  1. Apr 23, 2025 扫楼道"按什么标准执行":物业说"装修一周三次"🆚合同"隔日一次"
    1. 合同(隔天一次)VS 业委会告知/物业公司实际执行(一周两次)金钱换算:←可点击展开

      数学分析

      “隔天一次”VS只有装修楼道“一周三次”
      问题:“隔天一次”与“一周三次”,在服务频率上究竟有何区别?
      为了客观对比,我们以一个月(30天)为一个标准周期进行计算。
      1. “隔天一次”的频率计算:
          • 计算方法:在一个周期内,每2天执行1次。
          • 30天周期内:30÷2=15 次
          • 结论:合同约定的标准是每30天清扫15次。
      1. “一周三次”的频率计算:
          • 计算方法:每周固定执行3次。
          • 30天周期(为4周)内:3×4=12 次
          • 结论:物业的标准是每30天清扫12次。
      对比结果:
      在一个为期(30天)的周期内,物业承诺的“有装修的楼道已经让保洁一周三次了”比合同规定的“隔天一次”(无论装修与否)整整少了3次清扫服务。
      如果将这个差异放大到一年(约52周)来看:
      • 合同标准(隔天一次): 一年365天,大约清扫 365÷2≈182 次。
      • 物业承诺(一周三次): 一年52周,清扫 3×52=156 次。
      • 年度差异: 182−156=26 次。
      偷工减料比例
      (26÷182)×100%≈14.29%
      这意味着,如果物业用“有装修的楼道已经让保洁一周三次了”来替代“隔天一次”,业主每年将凭空减少26次本应享有的楼道清扫服务,这相当于整整2个多月的服务量被“蒸发”了。
      需注意的是以上计算仅仅是“有装修的楼道保洁一周三次”,那么没有装修的楼道清洁数据可能低于“一周三次”。
       
  1. Jun 19, 2025 扫楼道“一周两次” vs “至少一周三次” vs 物业费💰可以少缴❓
  1. Jun 26, 2025 业主们观察实证✖️物业服务合同🟰谁在说谎?
  1. Jul 6, 2025 楼道废弃“塑料布放很长时间”➕“湿垃圾”🟰物业“能不能处理”
  1. Jul 10, 2025 业主指保洁记录📝"形同虚设"7月11日保洁记录提前打勾
  1. Jul 11, 2025 业主连二日📸追踪:“楼道保洁未做,却打勾”,并@业委会
 
 
💡
在底部评论区留言~
  • 卫生环境
  • ☎️物业
  • 👥业委
  • 金钱
  • 合同条款
  • 🔍馨苑透视:车位抽签规则引众议,物业被指就《通知》内容“甩锅”业委会🔑多户门禁损坏,业主报告其物业拖延维修
    Loading...